2月4日将迎来立春节气。2月2日,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主任田霞称,中医认为此时应注重肝脏的保养,养阳气,疏肝气。尤其“阳康”后,衣食住行更要注意。
要忌“怒”。按自然属性,春属“木”,与肝对应。肝的生理特点是主疏泄,其在志为怒,喜调达恶抑郁。因此在春季,要戒暴戒怒、要忌忧郁,要保持积极乐观,心境恬愉。立春时节应借“发陈”之时,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地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感染新冠病毒后,在恢复期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烦躁情绪,精神情志活动主要由心主宰,但与肝主疏泄密切相关,因此立春时要注重肝的保养。
要注重保暖。立春之后,天气乍暖还寒,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顿去棉服,老年人和恢复期的患者更要注意,不要骤减衣物。新冠病毒感染时期一般以寒湿之邪为主,寒湿之邪易伤阳气,人体克邪过后,正气损耗,阳气不足,气血虚衰,因此恢复期时更要注重御寒保暖,帮助身体恢复。立春时节,处在新冠感染恢复期的患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调整状态,跟随大自然的变化,参加适当室外活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舒展形体,调和气血。
饮食方面应多吃一些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而少食具有酸收作用的食物。辛甘、发散之品,可以助阳气升发。经常食用的有粳米、芝麻、菠菜、山药、豆腐、百合、银耳等。另外,春天应少食黏、硬、生冷、肥甘味厚食物,避免伤及脾胃。感染新冠病毒之后,脾胃不和的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针对脾胃不和患者,可喝山药薏米粥、百合莲子粥等。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