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对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行了再动员和再部署。市人社部门认真谋划、迅速行动,紧紧围绕“打造重点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目标,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实施“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按照“精准服务,对接撮合”的工作理念,紧锣密鼓走访调研高校和企业,大力推动高校与企业之间高效率沟通、高频次对接,促进校企合作共赢、产才融合发展,推动人才工作优化升级、提质增效。
三场座谈会 搭建校企“零距离”沟通平台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对标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纵深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工作要求,2月下旬以来,市人社局按照“选准小切口,实现大突破”工作思路,本着“工作深入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工作创新在一线、效果体现在一线”的“四个一线工作法”,会同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相关部门,开展“进企业、走高校、送政策、促撮合”主题活动,先后召开三场座谈会,与华晨宝马、沈阳三生制药、上汽通用北盛、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医学院等10家行业链主企业及5所重点高校进行面对面交流座谈,搭建校企“零距离”沟通平台,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围绕落实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重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在沈阳三生制药有限公司
工作组与三生制药、沈鼓集团、三一重装、东软集团、特变电工5家行业链主企业进行交流,围绕人才自主认定、人才引进招聘、政策内容解析、企业发展瓶颈、沈阳产业发展深入交换意见。同时,对企业提出的就业见习补贴、人才认定条件、高校毕业生招聘等28个问题现场进行了详细解答,对企业提出的见习补贴等15个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了积极回应,针对高校毕业生留沈、新型学徒制培训等10个方面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增进了政企互信,建立了联络机制。
●在北盛汽车有限公司
工作组与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辽宁大学,以及华晨宝马、新松机器人等5家行业链主企业进行座谈,面对面进行政策辅导、问题梳理和意见征询,围绕提高高校毕业生留沈率、开展校园招聘和政策服务等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围绕企业提出的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向科技型领军企业扩面、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等25个意见建议进行深入探讨,现场解答企业提出的电子劳动合同使用等问题15个。
●在沈阳医学院
工作组与沈阳医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工程学院,以及沈阳西子航空产业有限公司进行座谈,围绕人才政策宣传、人才自主认定,以及扩大市属高校及其附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针对高校提出的博士引进政策、更好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强化事业单位医务人员招聘、充分发挥校企联盟重要作用等8个方面问题给予了积极回应,与会高校还围绕如何吸引更多毕业生留沈提出了工作建议。
以贴身服务 吸引更多人才扎根沈阳圆梦沈阳
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近一段时间,市人社局工作组还分别赴辽宁大学、沈阳大学、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深入调研。“我们密集走访调研高校、企业,组织企业和高校面对面对接交流,目的就是全面落实好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鼓励企业和高校用好用足人才政策,进一步提高在沈高校毕业生留沈率,全力打造以风景、人文、时尚为元素的青年友好型街区,以平台、环境、新经济为重点的人才成长型城市,把沈阳建设成有温暖、有尊严、有事业、有希望的城市,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向往沈阳、扎根沈阳、圆梦沈阳。
为高校和企业“牵线搭桥”,为企业纾困解忧,为人才提供贴身服务,是市人社局做好人才工作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市人社局坚持人才“全周期”服务理念,大力实施“中青年科技英才培养工程”“博士后培养工程”;常态化开展“硕博沈阳行”“五送进校园”“巨才燎沈”等一系列招才引智活动;落实联系服务专家制度;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2019年以来,全市新增院士4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25名、享受市政府特贴专家75名、高层次人才66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4.6万余名、技能人才9万多人,吸引储备高校毕业生31.3万余人。
“人才是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下一步,市人社局将以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按照提升精准度、知晓度、兑现度要求,升级扩面人才政策并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在人才住房、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寻求突破,真正以服务的‘温馨度’赢得人才的‘满意度’。”市人社局副局长刘群介绍,市人社局将进一步撮合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以打造“舒心就业”品牌为抓手,努力调动用人单位吸纳就业的积极性,通过全面落实“兴沈英才计划”、推动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向头部企业和科技型领军企业扩面、加大人才表彰奖励力度等方式,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持续优化沈阳人才生态,为推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