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李莹就“兴沈英才计划”介绍,较之以往人才政策,“兴沈英才计划”中涉及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含金量更高、普惠面更广、突破性更大、操作性更强。
李莹说,“兴沈英才计划”突出科技人才在人才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对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业人才、海外引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的政策支持体系,更加注重支持“带土移植”。
在支持科技创新人才方面,沈阳市每年引进25个左右能够破解企业“卡脖子”技术的创新团队,最高给予2000万元资助,最高500万元奖励……在支持科技创业人才方面,每年支持25个左右在沈转化科技成果、创办科技企业的人才团队,视项目落地、实施情况,在启动阶段最高可给予团队100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发展阶段累计最高奖励可达2000万元……在支持中青年科技人才方面,每年支持100名左右40周岁以下的青年拔尖人才,给予每人最高5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10万元奖励。
“兴沈英才计划”首次设置了对中试平台的支持政策,促进科技成果熟化及本地转化。“兴沈英才计划”提出,对中试平台的建设投入、中试服务费用、中试项目数量和质量、中试成果转化效果等指标进行综合绩效评价,择优对中试平台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李莹介绍,目前全市1285个创新平台集聚了7万余名科技人才。“兴沈英才计划”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力求以一流平台引聚优秀人才。“兴沈英才计划”提出,对新批准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给予500万元支持;根据市场化评估及投资规模,对落地的重要创新资源项目给予1000—3000万元支持,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支持;对绩效评价达标的新型研发机构,按比例给予最高1000万元后补助支持;对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园(区),按入驻企业年度贡献的30%,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