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础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基层工作做好,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治理任务繁重复杂,要集众智、汇众力,做好“共”字文章,才能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做好“共”字文章,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突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才有主心骨、风向标。沈阳此轮疫情防控的实践表明,织密织牢基层社区治理网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社区治理的坚强保证。我们要继续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党员向一线覆盖、力量向一线下沉、资源向一线倾斜,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人民群众是社区的主人,做好社区治理,要坚持以民为本。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坚持共谋共建共治共享,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沈阳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口袋公园等城市更新工作,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明确“改什么”“怎么改”,聘请人民设计师和群众监督员,创造了社区共治共建的生动实践。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不仅让城市更新有的放矢,也可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增强市民的家园意识、团结意识,进一步夯实社区治理的根基。
做好社区治理“共”字文章,要深入践行“两邻”理念。“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努力构建睦邻爱邻、守望互助、充满亲情的新型社区治理共同体,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强化党建聚邻、服务暖邻、科技安邻、社会助邻、和谐睦邻、文化亲邻,充分激发居民自治活力,让社区治理有温度、有力度。
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做好“共”字文章,要汇聚多元力量。要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吸引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努力聚合力、添活力。社区工作不能仅靠社区工作者,要汇聚多方力量,握指成拳,让“我”变成“我们”,变“独唱”为“合唱”,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基层基础,增强社区韧性,合力画好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