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沈阳出台‘兴沈英才计划’等人才引进政策,引进人才的力度非常大。我们也希望可以协助城市多做一些工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沈,进而为我们的城市培养更多青年才俊。”6月5日,刘魁勇教授如是说。
栽下梧桐树用心打造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
刘魁勇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本科、硕士研究生均就读于辽宁大学,博士研究生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其毕业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刘魁勇现任辽宁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长、岩石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作为辽宁大学物理学院院长,他最近频繁接触到辽宁省和沈阳市人才培养、培训方面的工作,也忙于助推相关工作。
在沈阳市科协的助推下,辽宁大学物理学院建立了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邀请到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王恩哥院士。刘魁勇介绍:“2021年10月,乘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东风,沈阳市召开人才交流大会,我们邀请王恩哥院士来沈参会并做大会主题发言。”
“为了进一步拓宽大学生的学术视野,依托市级院士工作站,我们还邀请王恩哥院士、汪卫华院士等顶级教授专家,每年来给研究生们上专题课程。同时,也会邀请一些国内知名专家来为本科生做专题讲座。”刘魁勇说,他们还加强了跟国内“双一流”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比如,与广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联合建立实验中心等,让大学生们紧跟世界最前沿的科研发展。
养出金凤凰培育国家急需的高科技人才
物理学专业属于理学类专业,是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刘魁勇介绍:“我们学院虽然是物理学院,但还有一些工科专业,所以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首先想的是如何能够把学生培养出来,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与省、市的发展需求对接,与社会需求对接,与国家重大需求对接。”
围绕“理工结合,分流培养,分类成才”这一人才培养核心理念,辽宁大学物理学院专门成立了理化实验班,“老师们致力于拓宽学生们的科研视野,厚积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流培养。举例来说,如果有物理类的大学生对应用类学科感兴趣,我们就会结合学院的其他工科专业,为其定制选课套餐,培养测控、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等国家急需的高科技专业人才。”
提升硬实力为城市快速发展提供科技“加速度”
2020年,以刘魁勇为带头人的科研团队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一方面,我们要做纯粹理论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也要去做一些能够为社会服务,能够在技术应用领域有所突破的尝试。”
刘魁勇说,一直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他,受到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院士的启发。黄昆院士曾在回忆录中写道:“学习知识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是要服从于应用,要与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相匹配。”所以,曾经专注于“仰望星空”的刘魁勇,又有了一个新的科研目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社会实际应用。2022年,获得“兴沈英才计划”支持以后,他告诉记者:“这对于我和团队来说是一种荣誉。借助城市的人才新政,我们可以为沈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为我们城市的飞速发展提供科技‘加速度’。”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封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