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潇文
近日,一些外地的网红博主纷纷来到沈阳品尝美食、打卡美景,视频作品不仅带火沈阳,还引发网友的热议:“生活在沈阳太幸福”。
这不是沈阳第一次在社交平台上“出圈”了。近两年,外地网红博主探秘沈阳已成为一个流量密码,“九门儿探店”“特别乌拉拉”“盗月社食遇记”等博主在沈阳的拍摄作品,不仅收获百万次点击率,充满烟火气的镜头也展现了别样的沈阳魅力。
城市内的人与城市外的人,常形成互补视角。镜头中的沈阳,有冬日暖胃的鸡汤面,有老北市夜空里的“金凤凰”,更有美丽的霓虹夜景。在“他人”的视角下,城市叙事有了另类的鲜活解读。高性价比的消费是幸福“标配”,寻常小吃被隔空垂涎,邻里寒暄展现了好客与热情……一些习而不察的城市细节,成了社交平台上的流量窗口,一些文化地标也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
流量只是城市活力的展现,真正打动人心的恰是与城市息息相关的人、故事与细节。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兴致而起,推杯换盏,无论他乡客还是故乡人,只要来到了沈阳,找到与这座城市的精神联结,便会停下脚步,被这片质朴的烟火气深深吸引,感受它的热情、包容、豪迈与大气。这片夜空下的灯光也许不是最亮的,却可以为每一个人而亮起,驱赶冬日的寒意。这背后,城市人文气质的提升、服务理念的变革等因素共同形塑了他人眼中的幸福滋味。
当城市之外的人开始用新的眼光丈量沈阳的价值,穿越“网红”的光环,我们也需要“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发现城市。它隐藏的魅力,不会主动生成,更需细致地挖掘,积极地展现。
“关注”的红利,也可以成为发展的动力。一条视频、一段故事、一首歌或者一个人物,都是了解一座城市的重要窗口。在包容多元文化的同时,挖掘更多的闪光点,掌握流量的密码,延伸城市的服务链,展现丰富的市民文化与市井风情,吸引更多的人来到沈阳、看到沈阳、点赞沈阳、传播沈阳,展现出更多出彩又“出圈”的沈阳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