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河岸交响音乐节现场。(资料图片)李浩摄
9月8日,在沈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振兴新突破奋进新征程’——沈阳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专场)上,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刘壮野作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刘壮野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沈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围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等目标要求,弘扬传承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着力推进历史沈阳、文化沈阳、山水沈阳建设,不断提升沈阳文化的辐射力、影响力。
全力推进文化事业
繁荣发展
市委宣传部在不断健全文化工作体制机制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文艺精品生产创作,创作推出了长篇小说《铜行里》、广播剧《今生无悔》、电影《铁血残阳》、电视剧《你幸福我快乐》、歌曲《我们在一起》等一大批讴歌沈阳、弘扬新时代沈阳精神、具有沈阳特色的精品力作。连续组织实施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每年开展免费艺术培训3万余课次、受众百余万人次,每年组织惠民演出2000多场、受众120余万人次。持续举办“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浑河岸交响音乐节、沈阳旗袍文化节、“外国人眼中的沈阳”主题晚会、新年音乐会、全民读书季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精心打造“郎朗钢琴广场”“玖伍文化城”等文化阵地,改造建成1905文创园、奉天工场、莫子山国际雕塑主题公园等文化新地标,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文化影响力。
持续拓展文化产业
发展空间
注重城市文化追根塑魂,市委宣传部将自然资源、人文符号转化为文化载体,用足用好山、水、城三类资源,加快打造“三山”“三水”“六片区”文化发展架构。充分利用棋盘山、七星山、马耳山“三座山”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和旅游建设新高地。投资近2.4亿元对棋盘山景区实施48项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七星山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市级验收,马耳山先后荣获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充分利用浑河、蒲河、辽河“三条河”沿线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和旅游发展新框架。充分利用沈阳方城、老北市、中山路、卫工街、大东路、环北陵“六片区”的城市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和旅游建设新亮点。沈阳中街上榜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成为辽宁省唯一首批入选的旅游休闲街区。引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在老北市建成国内首家汉字主题书房。
加快培育壮大产业新动能
一直以来,市委宣传部突出抓好创意设计、数字文化、广电传媒、影视、文化娱乐、工艺饰品等六大产业链。围绕打造创意设计产业链,积极支持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文创产品设计企业发展,沈河区获评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围绕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链,大力发展数字传媒、数字教育、数字出版等业态,重点培育向日葵教育科技、体验科技、君弘兆业、天之传媒等一批数字文化企业,重点推进五里河数字视听产业园、沈阳vr文创产业园建设。围绕打造影视产业链,制定出台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棋盘山影视基地建设,扶持《苍茫天歌》《惊弦》《和平将军——回忆我的父亲张治中》《大三女生》等一批优秀影视剧创作生产。积极抢占沉浸式文化产业发展“新风口”,提出“1 2 3 n”沉浸式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推出一批新型文化体验项目,推动一批沉浸式文化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活化利用和平区博物馆、邮局博物馆以及中山路沿线10处国家级文物建筑、5处省级文物建筑,打造沉浸式露天博物馆游览街区。
充分释放文化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沈阳市出台《推动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及配套实施细则,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各类文化企业、园区、基地、业态、项目发展。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5000万元-30亿元的文化企业,在沈新注册或新迁入的国家级、省级文化类公共服务平台,新获评国家级、省级文化类产业园区(基地)的运营主体,新认定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给予不同额度奖励。对影视产业从立项、上映播出到获奖,分阶段给予政策支持。有序推进“小升规”“规升巨”,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体系,积极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先后推动萃华金银珠宝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推动辽宁北国文化投资、今世界文化发展、金印文化传媒、陆玛文旅景观设计等企业完成新三板挂牌。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规上文化企业373家,文化产业园区(基地)85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12家。
大力塑造英雄城市品牌
沈阳是辽宁“六地”的承载地,有着深厚的英雄文化基因。市委宣传部紧紧围绕抗日战争起点、抗美援朝大后方、共和国工业奠基地及新时代英雄四个维度,扎实推动10类48项重点项目走深走实,全面推进英雄城市塑造。深入挖掘阐释英雄城市精神时代内涵,开展15项英雄城市塑造专项研究重点课题,形成一批理论研究成果。创作一批反映英雄城市的文艺精品,推出6个系列h5有声融媒体产品,拍摄《沈阳英雄传》17集,推出京剧《忠魂》、文学作品《国家砝码》等文艺精品。持续举办致敬英雄系列活动,以“英雄城市迎接英雄回家”等为主题,从2014年开始连续举办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仪式。精心策划组织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建设英雄公园,打造英雄城市文化地标,不断擦亮英雄城市“名片”。
全力推动文明城市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十年来,市委宣传部始终按照“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创建目标,坚持“创建惠民生、创建促振兴”的宗旨,突出政治引领抓创建,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惠民利民抓创建,围绕百姓身边的生活设施、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做文章;突出文明素质抓创建,强化文明涵养、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推动文明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面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创建”和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养犬、文明祭祀五项文明提升行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三连冠”,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将一以贯之围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的总体目标,全力实施理论武装、思想解放、舆论引导、城市形象塑造、历史文化名城提升、文化惠民、文化创意、文明创建、旅游品质提升、队伍建设“十大工程”,推动文化建设始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扛起新担当,在守正创新、攻坚克难中展现新作为,以文化建设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梁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