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沈阳 | 我的家,我的城-足球推荐网

来源: 2023-02-14 04:53

  □杨昕玥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80后沈阳姑娘,异地求学四年后选择回沈阳当老师。如今我也做了妈妈,人近中年,却时常回忆起儿时的沈阳城。

  小时候,我以为沈河区就是沈阳城的全部。沈河区望云寺路61号,是我记忆中的第一个家,爸爸妈妈还开了一家以我名字命名的小雪糕店,这就是我的全部世界。

  那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周末和奶奶步行去中街。奶奶是一经二校的语文老师,这一路上我们一老一小谈天说地,看到店铺名字里有生僻字,奶奶就讲给我听。我和奶奶会在新华书店里待上大半天,谁也不和谁讲话,她看她的书,我看我的书,如痴如醉。我喜欢历史类书籍,尤其喜欢看发生在咱们沈阳故宫里的故事。

  我和奶奶唯一一次跨区之旅是顺着中街往鹏利广场(今为大悦城)方向走,去看爸爸的演出。爸爸是个大提琴手,因为不常有演出,迫于生计才经营雪糕店,但他依然保持老派“艺术家”的风范,搬运雪糕时总是戴着手套,就怕弄伤手影响拉琴。

  那也是我唯一一次看爸爸的演出。与平时在家里沉默寡言不同,舞台上的爸爸神情专注,演奏出的乐曲时而激昂,时而婉转,演姿饱含深情。时间如白驹过隙。如今,85岁的奶奶依然每天看书看报,而爸爸已经离开我快8年了。

  2011年,我大学毕业回沈工作,学校设在沈北新区。那年夏天,我最后一次乘坐从长春到沈阳的火车,学校负责接待的老师就在站前广场等我们这批新老师。

  坐上了学校的中巴车,晃晃悠悠两个小时才到沈北。我从来不知道沈阳还有这样的地方,一排排整齐的树木,道路宽敞平坦,还有波光粼粼的人工河。这一路时间虽长,但我舍不得睡,舍不得车窗外的美景,而且一看就是12年。

  2013年,妈妈的好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条件还不错的对象,说是在长白管委会工作。当时我愣了也笑了:“是在长白山上班吗?异地?”

  如今,我们把家安在浑南区沈营路66号,我每天坐通勤车到沈北,我爱人每天开车去上班,孩子只需要过一条马路就能到幼儿园。每到周末,我们都会带着娃,穿梭于沈城各种适合遛娃的亲子胜地。

  这座城,有我爱的人,有我的故事,有我的家。

编辑:xw03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沈阳网官方微信(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