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市政府班子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全面贯彻,展现了市政府班子坚决完成省委、市委赋予使命的责任担当。报告中提出‘推动辽中近海片区中俄大宗货物贸易实现突破’,为我们做好全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让我们倍感振奋、倍受鼓舞。2023年,辽中区将深入落实‘两会’精神,围绕‘打造城乡融合示范区,建设沈阳城市副中心,推动近海经济开发区实现晋位升级’总目标,全面融入‘思想争先、发展争位、产业争链、改革争效、开放争速、环境争优、队伍争强’行动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积极开辟新领域,打造新赛道,扎实推进辽中转型发展,努力在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征程中作出辽中贡献。”1月15日,辽中区人民政府区长卜世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聚焦建设沈阳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我们将积极对接母城沈阳,主动承接沈阳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挖掘比较优势,突出错位发展,加快建设新型工业拓展区、商贸物流集散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绿色发展引领区、开放合作先导区,全力打造沈阳生态宜居的西部花园、全面开放合作的近海口岸。2023年,我们将坚持“双百双提高”项目建设目标,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节能环保、“保税 ”、商贸物流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积极扩投资、稳增长,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0个、开复工项目120个,力争签约完成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
聚焦打造城乡融合示范区,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我们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生态环保和民生保障事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市区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发展壮大,实施30万亩高标准农田提质增效工程,持续推进三美乡村建设。全力推进大连永鑫、上海懿源永新、中化化成等3个畜禽粪污处理项目开工建设,着力加强“收储运用”一体化建设。积极引育绿色环保新兴产业项目,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设全市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启动京抚线辽中绕城过境段改建工程,完善外环、南环基础设施,健全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加强与母城及周边地区联通。
聚焦近海开发区晋位升级,打造对外开放经济新引擎。锚定进入省级开发区第一集团这个目标,完善园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机制,加快近海壹号标准厂房、总部基地等一批综合功能性平台建设,全面启动近海开发区核心板块“一核四区”开发建设。持续优化“央地合作、债贷联合”模式,同步推动综保区近海园区开发建设,加快建设“公铁海”多式联运物流产业园。积极推进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重点项目—沈金铁路近海站智慧物流园和海关监管场地项目形成通关、仓储和分拨能力,实现年内“中欧班列”进站运行。积极拓展韩日和欧洲国家招商,推动中俄经贸合作19个签约项目落实落地,推进华强化妆品分装、香港长燊电子产品等项目年内投产运行,力争中俄(中欧)大宗货物贸易实现新突破。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徐娜
通讯员 张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