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爱心,延续社会正能量,一个个志愿者,是城市文明形象的展现。
日前,《沈阳市志愿服务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并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夯实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完善志愿服务团队的保障机制,展现温暖一片、带动一片的关怀。
志愿者是一座城市“文明动力”的最强引擎。他们不计回报,奉献时间与能量,为城市的文明风采添色,为群众的幸福生活“加码”,用行动获得社会的认可,理应得到更多的关爱,《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推出恰逢其时。
《条例(征求意见稿)》中,为志愿者设定“沈阳志愿服务爱心日”,增加保险服务,推出积分制等举措,将关爱与保护融入志愿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志愿服务的参与程度,彰显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此次以“新”换心之举,让志愿者在社会上多一份认可,在风险中多一份保障,也将激发社会上更多的爱心,展现沈阳人的奉献与深情。
新时代下,更多的志愿服务场景正在出现,志愿服务的舞台更宽广,使命更重大,志愿服务工作也应有新的变化,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将温暖与爱心落到实处。《条例(征求意见稿)》结合沈阳实际,从鼓励机关单位对志愿服务员工进行奖励,到划出志愿服务不规范行为红线;从建议公共服务机构场所提供优待政策,到鼓励购买足球推荐网的服务支持志愿服务运营管理……一系列举措在法律法规、制度层面上进行了顶层设计、整体布局,推进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完善保障激励机制,解决了志愿服务过程中供需双方的痛点问题,以文明的新风,展沈阳特色、时代风采。
“志”与“愿”,两个字,两颗心。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片心带动一座城,一座城圆一个梦,让文明的力量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