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有效疏导孩子的叛逆问题?7月17日,辽宁出版集团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孙德萱做客北方图书城新谷店为家长面授解答。现场,家长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孙德萱均给予了针对性回答,并根据自己多年协助家长和孩子的经验,总结出家长需要具备的五种能力。只要掌握了这些能力,可以有效解决孩子的叛逆问题。
提问:家长应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非常尊重孩子,但事实确实如此吗?现场,孙德萱拿出一支白板笔并请家长注视它,让大家把这支笔想象成自己的孩子,随后抛出问题:“大家看孩子的时候,觉得自己的目光是俯视、仰视还是平视?”
家长们回答各异。一位家长说:“我觉得孩子小的时候我是俯视他的,现在有的时候是仰视,有的时候是平视。”
孙德萱继续发问:“具体什么时候是俯视?什么时候是仰视呢?”“当我觉得他很厉害的时候我就仰视,当我觉得他没有我厉害的时候我就俯视,其余的时候应该是平视。”家长回答。
秘钥一:家长要具备尊重孩子的能力
与家长们一番互动后,孙德萱表示:“作为家长,我们看待孩子是不应该有标准的。我们从内心平视孩子,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来自我们的尊重。这份尊重,可以让孩子拥有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如果一个人拥有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就可以做到宠辱不惊。未来,无论人生遇到怎样的状况,都可以泰然处之。同时,这份良好的自我价值感也会让孩子在与他人相处时,拥有良好的心理感受。”
秘钥二:家长要具备理解孩子的能力
现场一位妈妈说:“我现在觉得孩子越来越难以理解了,以前她小的时候我觉得我还是理解她的。现在她快10岁了,我感觉不是那么能理解她了。”还有家长问:“我的孩子14岁了,现在已经不和我交流了,我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孙德萱没有直接回答家长的提问,而是反问道:“你们觉得自己理解孩子吗?很多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心门慢慢对父母关闭了。经常有家长抱怨孩子不和自己说心里话,甚至完全不与自己交流。其实家长需要去反思,是否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主观认为自己对孩子很了解?很多时候,与孩子的沟通仅仅是家长单向的输出和表达。”
在孙德萱看来,理解孩子的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贵人,这份源自父母的理解,会让孩子更容易在早期形成完整的人格,“和孩子沟通出了问题之后,再想恢复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要学会‘一闭一张’。这个提升与孩子有效交流的方法,即‘闭上嘴巴,张开耳朵’。慢慢地,孩子就会愿意和家长交流。”
秘钥三:家长要具备协助孩子的能力
一位妈妈说:“我家孩子现在10岁,吃饭时还经常让我喂。孩子1岁多的时候想要自己吃饭,我嫌麻烦就一直喂他,结果到了现在,他还经常让我喂吃饭。如果当初我能多一些耐心陪伴他,教会他自己动手吃饭,哪怕把饭桌搞得一团糟,他也许就不需要我喂饭了。”
对此,孙德萱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的协助,但是缺乏教育经验的家长往往会选择限制或替代的方式来应对,“科学的协助会让孩子提升能力、有效成长,限制和替代会阻碍孩子的能力提升和真正成长。”
“孩子的习惯一旦养成,想要去改正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所以孩子越小,家长越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孩子大了出问题了,家长才开始重视,才开始寻找方法,这是非常遗憾的。”孙德萱说。
秘钥四:家长要具备保护孩子的能力
一位家长坦言,对于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困难,自己没有尽到保护的义务,现在很后悔。
对于这类问题,孙德萱指出,很多家长都知道“护”孩子,却不懂得如何保护孩子,“现在未成年人被伤害的社会事件偶有发生,有心的家长会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有效保护,而不是简单地讲道理或者吓唬孩子远离危险。孩子是弱势群体,他们既需要安全的、自由的活动环境,更需要温暖的、滋养的成长氛围。”
秘钥五:家长要具备爱的能力
一位家长说,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结果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快乐,才5岁半就开始不听话逆反了。
“爱是人类最伟大的语言,会带给孩子终身温暖幸福的感受。同时,爱也是一种综合能力,会爱的家长才能真正爱孩子,不会爱的家长只会带给孩子更多痛苦的感受。”孙德萱提醒家长,培养孩子更应侧重实际,让孩子具备优秀的品格和能力,这样更有助于孩子可持续发展。很多时候,孩子的叛逆是不恰当的教育造成的,“如果我们学会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那么天下就不会有叛逆的孩子。”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吴强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