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德耀沈阳”品牌 让道德光辉照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足球推荐网

来源: 2022-09-20 05:29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对道德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和论述。

  今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称赞他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充分体现了敬业奉献精神”,并勉励他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诸多论述,宛若灯塔,为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一纸书信,关怀万千,让榜样的力量化为亿万群众的道德实践。

  近年来,沈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以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努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进一步推动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现沈阳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了有力的道德支撑。

/铸魂/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公民道德建设

 

沈阳道德模范陈美霖在讲述雷锋的故事。张文魁摄

  文明,是城市精神的凝练表达。道德,是公民素质的集中体现。沈阳市始终把道德、理想、信念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建设,以“铸魂”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公民道德和城市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通过建好“学习强国”沈阳学习平台,推进每月一主题高端讲堂,建强四级理论宣讲体系,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2020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沈阳市并未因此放缓城市文明和道德建设的脚步。各地区、各部门将提升公民道德素质融入疫情防控,实现抗击疫情、道德建设两不误,招募30余万名志愿者常态参加疫情防控,评选表彰了177名“最美抗疫沈阳人”,树立起一批文明创建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标杆。

  英雄不仅是挺起一个民族的脊梁,更是新时代的城市名片。为此,沈阳市启动了塑造英雄城市计划,围绕弘扬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劳模精神三条主线,精心设计宣传阐释英雄精神、致敬城市英雄、英雄文化地标建设等10大重点项目、48项工作任务,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丰富道德内涵,打造城市名片。

  今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精心组织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和主题实践活动,展现沈阳人民爱党爱国、甘于奉献的传统美德与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引导党员干部群众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

/塑型/ 

将“无形”概念融入“有形”实践

  早在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初,沈阳市就提出了“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沈阳人基本道德准则。“践行价值观,道德润沈城”、学雷锋志愿服务、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诚信建设万里行等系列活动的开展,将公民道德建设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和行业规范,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无形”概念融入到“有形”载体和实践之中。

  自2009年度首届感动沈阳人物暨道德模范评选,市文明办与沈阳日报联合,持续开办《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专栏,通过在社区、村屯设立好人榜,挖掘市民身边的先进人物,带动市民争做身边好人;通过宣传、评议“感动沈阳”人物暨道德模范,弘扬道德与正义,引领社会风尚。全市涌现出一大批如全国道德模范姜妍等先进典型。持续打造“德耀沈阳”品牌,每年开展身边好人评选活动,每两年评选一次道德模范,选树、宣传沈阳市道德模范230余人,王蕾蕾、施艾彤等5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城市道德力量极大充实。

  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公民道德建设,社区、公园等场所广泛刊播公民道德观、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2.1万余处,成为沈城一道亮丽的风景。鲁迅美术学院教授陆国斌带领学雷锋爱心团队成员多次深入社区、村屯,义务书写公民道德和核心价值观标语、绘制“文化墙”,推动道德操守和时代精神花开遍地。

  市文明办联合市发改委开展诚信创建评选活动,通过评选表彰诚信企业、诚信村镇,制定“信用保函”等惠企政策,营造诚信社会风气。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法院判决不执行等10项诚信缺失突出问题进行大力治理,为公民道德建设增添了诚信砝码。

/固基/ 

让新时代道德观植根于未成年人心中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张文魁摄

  道德引领风尚,时代孕育新人。近年来,沈阳市制定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依托254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阵地,以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重点,举办道德讲堂、核心价值观宣讲等主题教育活动5300余场,参与群众近50万人次。2020年夏天由市文明办主办的《沈阳市道德模范书画展》,在全国首开道德模范画道德模范、道德模范学道德模范的先河,市民群众通过观展受到了春风化雨般的道德滋养。

  每年4月的全民读书月活动,如春风吹拂心灵,如花香浸润人生,让广大市民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经受道德雨露的洗礼。一些学校将《雷锋日记》等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启蒙读物,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经典道德名句,“程门立雪”“卧冰求鲤”等传统美德典故,传递出报国、尽孝、明礼、守信、自强、尚义、厚德、崇俭的民族大义。

  全市各学校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在每年3月5日学雷锋日、清明节、“七一”党的生日、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童心向党”“学习雷锋争做美德少年”“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教育活动。道德模范、原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徐文涛将“红色大篷车”开进校园,以实物展览和精彩报告相结合,将党的优良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道德观深深植根于未成年人心中。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参与为公民道德建设注入了青春因素,他们用青春和活力推动了沈阳市民道德素质以及城市文明水平的提升。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吕良德

编辑:xw10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沈阳网官方微信(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