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网继续与您一起学习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第一百零八期
●中国人历来讲究修身,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己以安百姓”,“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还有,战国时期齐国邹忌以自己与城北徐公比美的故事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文天祥以生命书写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古人提倡的浩然正气。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2015年12月28日、29日)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关于做好文物工作的批示(2016年3月23日)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