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育才学校从2010年开始承担辽宁省内地新疆高中班扩招任务,创建了新疆部。目前,学部已形成三个年级、六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有13个民族的在校学生239人。”东北育才学校副校长苏振敏说,12年来,学校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全过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立德树人,引领精神成长
东北育才十分注重发挥德育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学生的公民道德基础,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品德修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参观、读书、公益等主题活动,使民族团结思想深入学生心中;通过中国古典诗歌朗诵、高雅艺术进课堂等方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增强广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开展“民族团结花盛开——讲述身边故事”主题征文大赛,让学生用文章表达爱国之心、强国之梦;通过开展《奋斗的我,最美的国》等主题活动,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在建党100周年之际,邀请郭明义为学生上党课,组织学生参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增强学生对党的思想认同与情感认同。学校还充分挖掘学生生源地的地域资源,以民间音乐、民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为抓手,对学生开展中华经典的传承教育,丰富学生自主体验,增强学生对中华各民族文化的认同。
完善课程设置,注重因材施教
学校坚持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基本导向和改革纲领,结合新疆部学生的实际学情,采取集中管理、分类推进、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突出学生创新思维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体质和意志品质、艺术素养、正确劳动观念的培养和提升。另一方面,结合新疆部学生实际情况,加强校本课程的系统开发建设。针对学生普通话水平相对薄弱的特点,加强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力度,通过开设朗诵、演讲、阅读、汉字书写、话剧展演等微课程,帮助学生过好语言关。同时,依托集团内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全校学生中开设包括汽车驾驶、陶艺、射击、游泳等在内的100余门选修课程,在注重思维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学生间的交往交流。学校还组织开展了“手牵手·共成长”行动暨文体名家走进民族班活动,让学生们通过盛京满绣、戏剧、毽球、武术等课程,感受中华文化之美,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主旋律。
完善保障机制,创建温馨家园
学校坚持“爱、严、细”的管理原则,努力为新疆部学生营造“家”的氛围,打造“心”的家园,提供“爱”的教育。为保证学生的安全,学校建立了校园安全防卫系统;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给学生缴纳医疗保险;进行营养配餐,力求在风味和口味上接近新疆当地习惯;严把食品质量关,确保学生吃得舒心、吃得放心。新疆部教师经常放弃小长假、寒假休息时间,为学生义务授课、组织活动,通过全天候的陪伴、照料、疏导,缓解初到沈阳学生们的思乡之情。学校还专门为新疆部学生捐款,设立专项基金,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面对本轮疫情,3月14日起,学校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新疆部学生也开始了封闭的校园生活。为此,学校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各项管理,严格落实各项防疫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坚守工作岗位,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党员教师当先锋、打头阵,与全体新疆学子共同凝聚起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奋进力量。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梁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