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一中学:努力实现文明校园建设“四化”-足球推荐网

来源: 2022-05-25 05:20

  “风雨同舟,抗疫有我”“勇担重任,争做栋梁”……为更好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感悟抗疫精神,树立担当意识,5月初,市第十一中学举办了以“保护自己,保卫城市”为主题的抗疫德育系列活动。全校中学生踊跃参与书法、绘画、征文比赛,用文字与笔墨“描绘”自己心中对英雄们的钦赞。

  “全国文明校园”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每一位十一中人都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市第十一中学党委书记左守国介绍:“在全国文明校园创建中,我们学校将其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努力实现文明校园建设‘四化’,即人文化、特色化、课程化、精品化。”

  提笔“写家史”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2013年11月,市第十一中学师生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发现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为主题的“中学生写家史”活动,赢得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和诸多好评,多家国家级媒体进行专题报道,并作为优秀经验在全省推广。2021年,校党委以“寻找家族中的红色记忆”为主题,继续开展写家史活动,并将征集的近200篇学生作品择优编辑成册。

  截至目前,市第十一中学已将此项活动确立为校本选修课程,拓展为“写家史、释家训、读家书、品家风”系列活动,即在学生入校后,高一上学期开展“写家史”活动,高一下学期开展“释家训”活动,高二上学期开展“读家书”活动,真正做到了“以家史传家训、以家训带家风、以家风促和谐”的活动宗旨。此项活动课程,已编成《中学生写家史》《家训释读》《一封家书》等校本教材,每名学生在高一、高二时都会选修这三门校本课程。

  守护“格桑花”

  用心开展民族教育

  作为辽宁省唯一拥有内地西藏散插班的高中学校,从2002年开始,市第十一中学本着民族平等、优先扶助、全面培养、特事特办的原则,按照和谐德育、有效教学和健康生活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先做父母、再当教师,认真贯彻教育精神,调动全校教育力量,为培养西藏学生做了大量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培养毕业生529人,现在读西藏学生164人。

  市第十一中学西藏生教育团队被称为“格桑花的守护者”。2014年,十一中人倾全校之力,成功救治罹患白血病的向巴卓玛同学。该校西藏班教师团队荣获“2014年感动沈阳人物暨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该校民族教育办公室主任刘咏艳获得2020年度“沈阳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21年度“辽宁好人”以及2021年度“感动沈阳人物”等荣誉。

  打造“走廊课程”

  构建厚重校园文化

  市第十一中学坚持以国家课程为基础,校本课程为延伸,以德育课程、社团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补充,形成了全面发展、素质为重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人文沈阳、人文辽宁、人文中国和人文世界逐级扩展的课程主线,该校开发了近百门校本选修课,很好地补充和延展了国家课程的教育效能。同时,该校还精心打造走廊课程,形成了内外兼修的“十一中学特色环境文化”。走廊课程主要分为人文沈阳、书画长廊、民族文化、国学经典、世界文学、社会主义经济、世界自然遗产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学校纵观古今、融合中外的人文积淀,彰显了学校融情入景、不拘一格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封葑

编辑:xw10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沈阳网官方微信(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