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电业社区,小手拉大手,亲子劳动美化家园。
沈阳市和睦路小学教育集团善邻二校区,开设劳动课校本课程。
铁西区志愿者来到劳动公园参与“清洁沈阳”活动,用实际行动致敬劳模。
□孙连宇
深入开展“劳动创造幸福”主题活动,是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更是追逐梦想、实现梦想,奔向更加美好未来的必经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礼赞劳动创造,指出“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寄语广大劳动群众“通过诚实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争取人人出彩”。
沈阳是共和国工业长子,这里曾经诞生“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并且正是在这种“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创造出了令世人瞩目的业绩。新时代我们要把劳动与“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更具沈阳特色、更具时代内涵的劳动精神,为英雄城市添彩。
广泛开展“劳动创造幸福”主题活动,要让“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深入人心,从田间到校园,从融入“两邻”理念到赋予红色力量,从打造多元载体到树立模范标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人人争创新业绩、个个奋勇当先锋的大好局面,激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做振兴发展的排头兵。
“一勤天下无难事”,劳动光荣、创造幸福,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的精神基因。我们热爱劳动,劳动让我们收获了昨天;我们倡导劳动,只有劳动才能创造未来。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广大劳动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一滴汗水摔八瓣拼出来的。沈阳一直就有着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传统,在这片热土上涌现出了无数劳模,其中有老一代劳模尉凤英,也有新一代劳模方文墨。他们是时代的英雄、世人的楷模。我们坚信,要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引领全市干部职工、城乡居民,特别是青少年深刻理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激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为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贡献新力量。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发展因奋斗而勃兴。一切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发展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劳动才能破解;振兴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劳动才能铸就。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要靠一块块砖垒起来;更幸福美好的生活,要靠勤勉工作挣出来。
个人向上,国家向前。相信通过更深入、更广泛地开展“劳动创造幸福”主题活动,广大劳动者将充分释放劳动的热情和激情,在辛勤劳动、不懈创造中追逐梦想、实现价值,铸就一个更有幸福感的时代,成为时代的英雄。
愿我们一起践行“劳动创造幸福”,把幸福家园建设得更美更强,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和平区
创业经验分享叫响“劳动光荣”
“虽然科技创造新生活的前景引人遐思,令人神往。但归根结底是要靠我们共同的努力实现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你给生活付出了多少耕耘,生活就会回报你多少果实。”6月21日,共青团和平区委员会、和平区文明办精心谋划、举行了“劳动创造幸福”主题活动——“科技引领方向劳动创造成果”青年创业经验分享会。
会上,沈阳杰懿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结合多年工作实际,从技术转移的主要类型、技术转移的特点、技术转移的成功与失败案例、技术转移发展趋势和展望等方面,分享了科技成果转移经验。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创造了幸福,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我们讴歌劳动,是为了记住过去;我们崇尚劳动,是为了开创未来。现如今,‘劳动光荣’价值观受到挑战,一些人由此变得很浮躁,痴想哪天一觉醒来就会暴富……”演讲者以自身的经历和感受,阐释了“劳动创造幸福”的主题。
下一步,和平区将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主要内容,充分利用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各类学习、参观主题教育活动。
沈河区
劳模故事激励人们“争当时代先锋”
提起赵士庆,许多人都为他义务扶贫、关爱困难儿童的爱心所感动。6月24日下午,由沈河区文明办、风雨坛街道共同举办的“弘扬劳模精神、争当时代先锋”主题宣讲活动在风雨坛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当沈阳市劳动模范、道德模范、中国好人赵士庆出现在人们面前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这是对劳模的崇拜,也是对劳模精神的礼赞。
赵士庆用质朴的语言,与参加活动的居民分享了他踔厉奋发、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奋斗历程,其生动感人的事迹展示了新时代劳动者坚定信念、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活动中,风雨坛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白宏杰宣读了《劳动创造幸福》倡议书,号召广大群众坚守初心使命,继承和发扬劳模精神,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当先锋、做表率。铝镁社区纯月艺术团表演的舞蹈《致敬劳动者》,以优美的舞姿展现了在抗击疫情等工作中辛勤付出的劳动者形象,营造出尊崇模范、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活动结束后,赵士庆带领居民来到山东庙小区,开展“争当先锋”实践活动,共同清理小区环境,以实际行动弘扬劳模精神。
下一步,沈河区风雨坛街道将继续开展“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宣教活动,引导辖区居民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激励广大居民热爱劳动,创造美好幸福新生活。
铁西区
劳模进校园传承“劳模精神”
“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有这样一群小朋友?他们跟你们不同,身体不如你们健康,甚至也比不上你们这般聪慧……”6月22日下午,由铁西区文明办、铁西区教育局、应昌小学大明湖分校联合举办的《劳模进校园精神永相传——向劳动模范学习》专题讲座在应昌小学大明湖分校举行,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沈阳市铁西区春晖特殊教育集团校长苏洁用亲切的口吻,为孩子们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作为一名教师,当学生们那一声声甜美稚嫩的‘老师好’回荡在你耳旁时,怎能不感到收获希望的骄傲?当你两鬓斑白,一群群手捧鲜花的学生向你跑来时,怎能不感到桃李满天下的自豪?可是这样的快乐、欣喜的感受,作为一名特教教育工作者的我却难以体验到。给学生洗头、洗澡、洗衣服、活动、游戏都是特教教师的必备技能;掰着手指头也无法算对的1加1等于2的数学题更是每名特教教师的日常教学内容……”苏洁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从教多年来与特殊教育学生的点点滴滴,以朴实生动的语言,阐述了平凡岗位中的伟大,激励在场每一位师生心怀梦想,勇于奋斗,向大家传递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此次“劳模进校园”专题讲座,让师生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赢得了阵阵掌声。
皇姑区
“我是厨房小帮手”体验劳动价值
6月23日,在皇姑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的指导下,皇姑区步云山路小学党支部组织学生走进学校食堂,以“我是厨房小帮手”为主题,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课程。
活动中,学校食堂为学生们精心准备了各类食材,校长孙震和劳动教师汪彩虹走入学生中间,手把手地教同学们打鸡蛋和择芹菜的方法与步骤。同学们一丝不苟地洗菜、择菜,忙得不亦乐乎。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每一名参加活动的学生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随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食堂卫生清扫干净。回到教室后,同学们对当天的劳动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共同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悟。有的同学说:“打鸡蛋的力度很重要,要掌握好方法才行。”有的同学说:“食堂阿姨每天要为我们全校学生做饭,真的好辛苦!”
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实现劳有所获,学有所得,使学生增强劳动技能、强化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主动劳动、坚持劳动的良好习惯,同时培育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创新实干、敬业奉献的劳动精神。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双减”,下一步,皇姑区步云山路小学党支部将通过课内课外融通等途径,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目标,做好做实劳动教育,培育走向幸福未来的学生。
大东区
一起包饺子体验“劳动创造幸福”
“同学们,饺子原名叫娇耳,是古时候的医学家张仲景为了帮助穷苦百姓治疗冻伤的耳朵发明的……”6月23日,大东区文明办、大东区教育局在沈阳市尚品东越学校启动了“劳动创造幸福——劳动促成长实践育新人”实践活动。面点师通过为学生们介绍饺子的历史溯源、变迁,以及饺子所代表的中华民族内在精神,向孩子们传播中华传统餐饮文化所蕴含的文明底蕴,孩子们看得仔细,听得新奇,学得认真。“擀饺子皮可真是个技术活,怎么使劲儿都不对呢!”一名参加活动的七年级学生努力想把饺子皮擀圆,虽然屡屡不得法,但他仍然坚持不放弃。最后,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揉面,有的擀皮,有的包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的、长的、尖的、扁的,一个个各种形状的饺子从同学们手中诞生,还有手巧的同学包出了包子和元宝饺子、糖果饺子。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同学们纷纷露出自豪的笑容,整个食堂洋溢着幸福快乐的气氛。
而当同学们吃到自己包的饺子时,更加体会到了要享有一顿美味的餐食,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懂得了幸福要用劳动去创造。
下一步,大东区将以此次“劳动创造幸福”实践活动为契机,陆续在各中小学校、企业等广泛开展更多形式新颖、内容积极、思想深刻的劳动教育活动,不断拓展劳动教育途径,涵养居民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践行劳动的美德。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吕良德/文 高级记者张文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