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李莉)7月27日,作为沈阳市唯一一家迎检单位,沈北新区迎接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评估验收,并以项目化运作形成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合力的创建工作,获得由中国关工委办公室、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吉林大学、湖北省民政厅组成的考评组专家的一致肯定。
据了解,沈北新区未成年人占比高,随迁子女多,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保护难度大。十多年来,该区在儿童友好街区、社区,儿童友好环境、教育、医疗等方面持续投入近百亿元,构筑起对未成年人的强大保护,也为创建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2021年,该区获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单位。
构筑多层级、全覆盖的“大保护”工作格局。沈北新区率先在全市成立了区、街道和社区三级社会组织联合会,通过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引进四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动社会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开展儿童关爱帮扶。
搭建多联动、全触及的“大保护”关爱体系。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嵌入在“两邻”工作实践中,以“小活动、大覆盖”原则,通过社区“邻里节”,举办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在社区开设“四点半课堂”,创新成立“耋稚园”,开展家长亲子教育、安全教育及未成年人家庭危机干预等社会保护活动。
打造多维度、全场景的“大保护”实践基地。以稻梦小镇为核心,沈北新区在稻梦空间景区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创新实践基地,通过研学 禁毒教育 青少年农业全场景培训 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等,实施“创新实践基地 ”未成年人保护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现在全区每年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近百场,参与教育实践的未成年人近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