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沈阳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专场)12月7日举行。发布会上,沈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常福介绍,全市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幸福教育为主线,以“双减”试点改革和创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为抓手,构建新格局、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突破、促进新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新建20所公办幼儿园,全市学前教育普惠率超85%
沈阳着力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五位一体”优质协调发展,构建发展新格局。其中,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具体涵盖各学段发展。优质普惠发展学前教育,新开办20所公办幼儿园,新增普惠学位5000个,普惠率保持在85%以上。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组建30个优质均衡发展联盟,综合改造40所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为5所学校建设气膜运动馆,补齐学校的薄弱环节,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优质特色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创建20所市级特色普通高中,力争5所学校通过省级特色学校验收,普通高中优质学位占比由65%提升到68%。
建成市级社区幸福教育课堂示范点120个
沈阳深入实施“幸福教育”民生工程,开创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形成新优势。全面推进幸福教育进社区。完成全市社区幸福教育课堂标准化建设,建成市级示范点120个,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人数不少于8000人,推动全市社区幸福教育课堂100%实现“有场地、有设备、有课程、有师资”,实现未成年人离校回到社区后有人管、兴趣爱好有人培养、社会实践有人组织;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学有保障、老有所乐有载体、老有所为有平台。
出台“三个健康”行动方案,全方位保证学生健康
沈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创建,提升育人质量实现新突破。出台促进“三个健康”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抓好学生身体健康,实施家庭健身行动、学校强身行动、竞技强身行动和社会护身行动,综合防控“小眼镜、小胖墩、小龋齿”,建立常态化体育项目训练、比赛、竞赛机制,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2到3个百分点。
推进“双减”重在“三个转变”“三个强化”
“双减”工作中,沈阳将重点坚持推进校内减负“三个转变”,推进校外减负“三个强化”。其中,校内减负“三个转变”一是作业管理从“控制量”向“提高质”转变。积极探索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完善作业设计指南,确保难度符合课程标准,学生作业家长满意率达到98%以上。二是课后服务从“注重参与率”向“提高吸引力”转变。建设全市中小学校课后服务管理平台,全面实施名师在线公益课堂,提供个性化服务。三是课堂教学从“完成规定动作”向“开展自选动作”转变,建立课程方案审核备案制,推动分类分层教学改革。
校外减负“三个强化”包括:一是强化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长效化监管;二是强化专项治理力度;三是强化教育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此外,促进教育惠民新发展方面,沈阳持续扩增优质的教育资源。启动13所中小学校、29所幼儿园建设项目,增加中小学学位1.89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7000个,缓解公办学位紧张的局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达到100%。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