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沈阳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足球推荐网

——来自沈阳大学蹲点现场的报道

来源: 2022-12-12 06:32

  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020级学生记登国近来的学习生活十分充实:带领同学成立学习小组,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组建学习型社团,每天晚上与同学们一起通过视频准时学习华为人工智能框架技术。12月10日,记登国说:“智能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学科。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信息产业现场足球分析的技术支持工程师,为辽沈地区信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沈阳大学瞄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坚持“落地”培养人才,成立了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立了13个企业命名班,在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培育应用型人才道路上扎实推进。记登国,就是沈阳大学与华为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后申报的人工智能专业的第一届学生。

  建设信息产业应用型人才摇篮

  沈阳大学北院6号楼,沈阳ict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就坐落于此。“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产业为要、坚持产教融合、坚持创新发展”,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的办学理念清晰映入眼帘。

  该学院院长陈良生教授介绍,学院是辽宁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由人工智能、通信工程和物联网工程等信息技术领域三大专业构成。华为参与到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材编写、课程教学、实习与就业等各个环节之中。学院也承担了华为“hilens端云协同ai开发应用实践”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的开发。目前,学院已有12名教师参与到华为技术课程培训之中,在获得“华为认证讲师”资格的同时,也将华为的先进技术和优秀企业理念融入教学和科研之中。2021年以来,华为产业链专家为学生开展了线上实习实训,深受学生的追捧。2022年,多名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实现了在华为产业链沈阳企业就业。

  陈良生说:“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区域产业振兴为导向,为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当前,辽宁正在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很多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要求,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缺口比较大。我们的毕业生正可大展拳脚,未来可期。”

  打造机器人产业人才“蓄水池”

  沈阳大学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新松现代产业学院,位于沈阳大学北院7号楼,包括电子信息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机器人工程三个专业。学院采用“2 1 1”人才培养模式,第三个学年由校企双方共同负责课程教学任务;第四个学年,学生全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实训。

  沈阳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松现代产业学院)院长张乐介绍,在教学全过程中,校企教师团队联合授课,植入多门与产业发展契合度高的企业课程,加大学生实习实训比重,为学生提供参与企业项目研发的机会,改传统试卷考试为面向企业实际需求的操作考核。同时在教学和实习实训中,引进智能制造产业新技术和新规则的学习,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密切关注新松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人才需求。通过推进校企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锻炼学生应用技能、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新松现代产业学院开展深度产教融合,可以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率,为沈阳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张乐说。

  记者手记

  新时代地方高校的责任与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作为市属综合性大学,沈阳大学近年来始终大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奋力谱写全国同类院校一流大学建设的新篇章。在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地、校企合作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高水平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广泛建立企业命名班,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上,沈阳大学开展了丰富而卓有成效的实践,为助力沈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彰显了新时代地方高校的责任与担当。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岳雨

编辑:xw03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沈阳网官方微信(sydcomcn)